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某地区四层框架结构疗养院建筑设计施工图

某地区四层框架结构疗养院建筑设计施工图

发布时间:2024-02-15 14:13:45

  1. 工程地质题目求解
  2. 区域地层概况
  3. 地层类型有哪些?

一、工程地质题目求解

仅能看出是个山沟。。左右两边高 中间低 中间有个断层啊

二、区域地层概况

台湾海峡及邻区的辽阔范围均属东南亚大陆阶梯的第三阶梯,也是在菲律宾大洋海盆西北的大陆地壳和过渡型地壳上发育起来的独特构造区域。环太平洋的中新生代火山-侵入岩带、地震带和西太平洋的地热带均叠置发育于本区。自西而东,构成大陆丘陵—海峡—大陆岛—大洋海盆与大洋火山岛的空间配置格局。区内地层出露广泛,发育齐全。包括古元古界至中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4个大的地层断代,在跨越近30余亿年的地质历史中,除志留纪可能无沉积作用而缺失地层记录外,绝大多数地层或广泛或局部或连续或零星地出露。地层的总体框架和岩石地层特征,各分区均具特色(表1-1)。

一、地层区划

按照全国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中的中国岩石地层区划,本区的地层区划或地层分区属华南地层大区的东南地层区(华夏地层区)与琉球-吕宋地层大区。在分区内又进一步做了划分(表1-1)。在台湾海峡及其东北与西南地区的海域内及闽、台两省,以陆、岛上地层面貌为据,各自作了三级地层区划。台湾海峡地带的海域和台东纵谷以西的台湾岛部分,统称高(雄)澎(湖)地层分区。台东纵谷以东的海岸山脉及其东部近海区,称为琉球-吕宋地层大区的海岸山脉地层分区。

二、前泥盆纪基底地层特征

泥盆纪以前形成的所有经区域变质、剧烈构造变动和岩浆喷发的正变质岩,构成了研究区的基底。基底地层包括古元古界(以麻源群为代表)、中元古界(以龙北溪群为代表)及新元古界(以楼子坝组为代表)的3套地层。研究区基底包括结晶基底和变质褶皱基底。遭受褶皱但不发育透入性片理的下古生界称为褶皱基底;经显著的区域变质和彻底构造置换的区域变质岩称为结晶基底。上述几套地层的客观存在,表明本区在一定范围内有复杂的基底地层结构。它们在武夷分区相对发育,且具有典型性,而在东部的高雄-澎湖分区可能只有上述的某一套或两套地层。海岸山脉地层分区的地壳属过渡类型,现今缺少有关基底地层的文献资料。

表1-1 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岩石地层与层序框架对比

注:1.含火山岩层位岩性符号β—玄武岩,α—安山岩,λ—流纹岩;

2.各个群、组与地质时代(代,纪,世)往往是不等同的穿切关系,所示的整齐划一的对应只是便于表示而已;

3.岩石地层①在②之上,二者为叠覆关系;

4.Ⅲ表示地层缺失,?表示情况不明。

1.古元古代地层及其地质特征

据岩性特征及变质变形面貌并结合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资料,江西东北地区的周潭群、福建西南地区的桃溪组以及东海的灵峰片麻岩,基本上可与福建的麻源群、浙江的八都群对比,至少它们中有相当部分的岩石组合可以划归为古元古代的地层层位中。在粤东的兴宁县所见变粒岩、片岩,也可能与闽西南的桃溪组相当。福建东南沿海的澳角岩群,其主体部分也属中-古元古界。

(1)变质地层

古元古代变质地层由八都群、麻源群(含天井坪组)、周潭群和桃溪岩组等组成(图1-1)。八都群主要分布于浙西南龙泉、遂昌、松阳等地区。麻源群分布于闽西北,包括大金山组和南山组。大金山组岩性以变粒岩和片岩为主,普遍含有晶质石墨,并夹灰绿色斜长角闪岩。局部见不纯大理岩透镜体。南山组岩性单一,以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为主,云母变粒岩为次,含少量角闪变粒岩,如果以晶质石墨和斜长角闪岩作标志,麻源群的大金山组与八都群完全可以对比,两者也同样遭受了广泛的混合岩化作用。

图1-1 台湾海峡西北地区古、中元古界露头分布略图

1—古元古界;2—中元古界;3—断裂;4—其他地质体

天井坪组建立于建宁里心地区,下段为(矽线)二云片岩与黑云斜长变粒岩互层;上段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含晶质石墨),偶夹二云片岩,部分地区夹斜长角闪岩。天井坪组遭受了较强的区域性混合岩化作用。

分布于武夷山南段和闽西南的桃溪(岩)组,由长英变粒岩和片岩两套岩石组成。长英质粒岩包括钾长或斜长或二长浅粒岩、变粒岩(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变粒岩、角闪黑云变粒岩、斜长辉石角闪变粒岩);片岩以绢云石英片岩、矽线黑云石英片岩、石榴矽线二云片岩、含蓝晶石片岩等为主,受混合岩化作用强烈。桃溪组与麻源群在岩性上能较好对比,其区别在于前者的晶质石墨矿化不够普遍。

福建东南沿海的区域变质岩,现划归为前泥盆纪。然而,侵入澳角岩群变粒岩、片岩的片麻状花岗岩与其接触关系截然分明,反映出该花岗岩的形成温压条件未超过变粒岩、片岩成岩时的温压条件。上述片麻状花岗岩被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覆盖,其岩石特征与同位素地质年代资料均表明,其时代为四堡期或晋宁期。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组分别达到(1135±10)ma、(909±10)ma。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澳角岩群的时代早于晋宁期。

(2)同位素年代学

近几年来积累了较多的古元古界基底同位素年龄,它们为揭示本区初始地质构造演化史和结晶基底的性质提供了证据。侵入八都群的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介于1837~1975ma之间,所以2000ma应是八都群生成年龄的上限。麻源群与八都群在空间上相连,岩性上亦完全可以对比,所以2000ma也是麻源群年龄的上限。

麻源群的大金山组和八都群下部含有较多的斜长角闪岩,其岩石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当于大陆拉斑玄武岩,在构造环境判别图上落于岛弧环境。桃溪组和天井坪组含有大量的变粒岩,其原岩主要为杂砂岩、长石砂岩,有的长石含量高达70%,属贫石英低成熟度沉积。这表明古元古代地层形成过程的早期阶段,可能有过岛弧-弧后盆地的成岩大地构造环境。由于在永定的桃溪组中发现了细碧岩,其岩石化成分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较为吻合,因此推测,在桃溪组成岩过程中曾出现过短暂的陆壳裂谷环境。八都群和麻源群的高碳、富铝特征类似于早前寒武系孔兹岩系,推测其形成于克拉通内硅铝陆缘广海盆地。这种单相的中高温变质作用类型,通常出现在古元古代和太古宙原生地壳背景之上。

2.中元古代地层及其地质特征

中元古代地层为福建的龙北溪群、浙江的龙泉群、江西的铁砂街群。这些地层有十分相似的共同特征:①由变粒岩(钠长、二长、斜长)云母片岩、绿片岩、大理岩、白云岩、石英岩组成;②各类岩石的组合关系、岩性、厚度在三维空间上变化都非常迅速,其中的绿片岩与钙镁硅质岩石尤甚;③原岩属海相火山质、陆源砂泥质和化学沉积的碳酸盐岩建造;④所夹的火山岩往往属拉张环境下形成的酸性与基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⑤地层中部几乎均有铅、锌、铜、钴、金的似层状矿化发育于绿片岩中,矿化具有区域性,常有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床。这些地层中上部的透辉石英岩比较独持,成为重要的节能矿物资源。大理岩、石英岩、白云岩也具有经济价值。

该地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已知主要有5条。北东向的有3条,它们是龙泉(浙)、政和、尤溪、安溪(闽)的龙(泉)尤(溪)带,长约360km;景宁(浙)、寿宁、永泰(闽)的景(宁)永(泰)带,长约270km;崇安、邵武、泰宁(闽北的崇(安)邵(武)带,长约200km;北东东向1条是江西的贵溪至广丰的贵(溪)广(丰)带,长100km以上,它是否可能与绍兴(浙)一带含铜细碧角斑岩等一套中元古代变质岩属同一个带(中间不连续),颇值得研究。此外,尚有宁化至南平的北东东向带。

龙北溪群命名于1962年,经重新厘定的龙北溪群,下部为吴墩组,中部为东岩组,上部为芹山组(大理岩、石英岩),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元古代的一套裂谷型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的总貌。

铁砂街群的岩性总貌类似龙北溪群。下部为变质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夹火山角砾岩、片岩,变细碧岩、条带状含钙长石石英大理岩;中部为变石英角斑岩、变沉凝灰岩、变细碧岩;上部为变玄武岩、变石英角斑岩、阳起绿泥片岩、绿帘阳起片岩、滑石方解石英岩夹大理岩、硅质岩、云母石英片岩、黑云绿泥片岩,含似层状铜矿及铅、锌矿。

龙北溪群和龙泉群及铁砂街群的地质时代全岩rb-sr年龄988ma和951ma可以被认为是成岩时代的上限,(1599±88)ma暂视作龙北溪群生成年龄的可能下限。

3.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地层及其地质特征

青白口系代表性地点为长汀西南的楼子坝、广丰东北的翁家岭,岩石地层名称分别为楼子坝组和翁家岭组。在两地分布面积均不大,楼子坝组为一套浅变质砂岩、细砂岩、绿泥绢云千枚岩,夹硅质层,厚度巨大。在区域动力变化作用之下达低绿片岩相(绢云母级)。

翁家岭组见于北武夷山西侧的江西广丰县翁家岭大洋亭剖面。翁家岭组底部为紫红色底砾岩(砾石成分为片岩碎屑),向上为灰黑色钙质粉砂岩、砂砾岩、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千枚岩、板岩夹薄层硅质岩、泥岩、粉砂岩互层夹含锰硅质板岩及海绿石英砂岩,总厚约230m。其底部与中元古界田里组和铁砂街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还有几十厘米至数米厚的古风化壳。翁家岭组上为上墅组,由一套酸性火山熔岩和熔结凝灰岩组成,与翁家岭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青白口系的时代在古生物与同位素年龄方面也有较多依据。上墅组酸性火山熔岩中锆石u-pb表面年龄206pb/238u为(790±8.6)ma,207pb/235u为(821.2±9.2)ma,207pb/206pb为(906.3±23)ma。在翁家岭组沉积岩中还产丰富的微体化石,达19个种属之多。化石对比和同位素年龄及其层位关系均说明翁家岭组的时代应为青白口纪。

4.震旦纪和早古生代地层

这是一套连续叠覆的活动性沉积的地层,几乎均由海相陆源石英、长石等碎屑构成的细碎屑岩夹硅质岩、碳酸盐岩、黄铁矿、磷矿、重晶石矿层等组成。出露分布在闽中、粤东北、武夷山脉西侧及东部地区。它们是在本区内总体上一个由西向东拓展的海盆内逐步形成的。震旦纪与寒武纪至奥陶纪分别构成两个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震旦纪晚期和寒武纪时沉积范围最大,其地层分布广泛,至寒武纪晚期和奥陶纪便逐步向西退缩,因而形成以闽西南和赣东北为代表的两个沉积物质楔形体。此外,在江西石城和福建宁化至明溪的北东东向地带出露有震旦纪的酸性火山岩(角斑质和石英角斑质岩石)及碎屑岩组成的一套海相地层,富含钠质,系在裂陷环境下形成的,甚为独特。

三、泥盆纪至中三叠世地层及其地质特征

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地层之上被上三叠统文宾山组不整合覆盖,下与前泥盆纪地层不整合接触(有的地方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3个区带,即赣东北地区的广丰、铅山、上饶、光泽至鹰潭的北东东带,简称赣东北地带;闽西南及粤东北的将乐、顺昌、南平、永安、大田、龙岩、永定、长汀、瑞金、梅州等地的北北东向的地区,简称永(安)梅(州)区;中央山脉东麓的花莲、台东等县市的北北东向带,简称中央山脉地带。台南钻孔揭露到的大理岩,推测为中央山脉地带该地层的组成部分。闽东北至浙东南的福鼎市南溪的石炭系,岩性与岩相较为特殊(南溪组),属海相过渡型沉积,它有可能与中央山脉带相连。

1.沉积类型

这套地层的沉积类型主要为稳定型,次为过渡型。稳定型沉积主要分布在赣东北一带和永梅区,以浅海相、海陆交互相为主,陆相次之。底层(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底部碎屑岩层和顶层(中三叠统)即顶部碎屑岩层为陆相;中部为海相与海陆交互相,是这套地层的主体部分。泥盆纪晚期碎屑岩和石炭纪早期沉积物属陆相河流-湖泊与山间盆地沉积类型。部分地区(如龙岩、梅州等地)可能存在河口三角洲沉积,后期则有滨海相及浅海相沉积。中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沉积物为浅海碳酸盐岩,而此碳酸盐岩层之底与顶部在某些带常有硅质岩层。早二叠世中期至早三叠世沉积物系浅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浅海相的陆源碎屑岩含煤建造及钙硅质碎屑岩,其中以早二叠世中期文笔山期含海绿石暖水型细碎屑岩沉积范围最为广泛,其在古陆的中心闽北建阳也有沉积。中三叠统陆相萎缩型干热环境的陆源红色碎屑岩层,只在陆表海海水淡化后封闭的内陆湖盆地有所沉积。

过渡型沉积分布在中央山脉带和福鼎(南溪组)等地,主要是浅海相碳酸盐岩和半深海相的细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与基性火山岩类。依海西期花岗岩类研究新成果,对大南澳群重新厘定划分为3个组(表1-1)。

2.普遍的穿时与物质建造楔形现象

现有的地层记录表明,闽北与浙西南的建宁、泰宁、崇安、浦城、龙泉、遂昌等地,无论是沉积的早期与高潮期,未接受泥盆纪至三叠纪的沉积物,构成一个海侵高潮期的狭长隆起区及伸向海域的半岛以及外围的许多岛屿。在泥盆纪—石炭纪开始的陆相沉积之早期,研究区的华夏古陆范围内都是加里东期陆壳褶皱带与前震旦纪的古陆地。当自粤东、闽中的陆表海盆的海水向本区中心区域侵入与地壳下降时,在形成叠覆与侧覆性沉积的过程中,杭州金华一带的海水与湘中、赣西的海水在赣东北相汇合,梅州来的海水逐步侵入到将乐乃至到建阳,形成平面空间上3个舌状超覆沉积体,致使大区域内陆表海沉积成因的岩石地层普遍穿时,每个舌状体的两侧也同样造成地层穿时现象,形成边缘碎屑岩相。如泥盆系的安砂群和石炭系林地组,在永定达2300m以上,龙岩达2100m以上,但到大田减至600余米;至北部的将乐、南平便只见船山组石灰岩之下有几米至50~70m的石英砾岩及砂岩,覆于前震旦纪地层之上。这套粗碎屑沉积岩从岩石地层尺度看,无疑相当于安砂群,然而其地质时代已相当于中晚石炭世,在历时90ma的时间间隔内,在南北相距220余千米的地理空间,同一岩石地层便跨及两个纪;同样,东部的戴云山脉的南靖、安溪、德化一线,西部的武夷山脉的武平、长汀、宁化也有类似现象。海进层序形成了典型的沉积建造楔状体或舌状体。

海退沉积建造也有类同海进沉积建造的特征。仍以永梅区为例,自晚二叠世翠屏山期成陆而广泛海退后,海侵范围再未达到高潮期的范围,海退形成的地层也同样有穿时现象,所不同者只是与海侵时出现的情况相反,顶层穿时,同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在不同地区的顶部层不是等时面,如下三叠统溪口组,在清流厚约300m,而在大田桃源则厚近2000m,虽然它们的沉积环境及其岩石面貌与生物特征总体特征相若,但它们各自时间内涵是大不相同的。可见海退过程沉积形成的沉积建造楔状体,也类似于海进的楔状体。海进与海退层系两者在本区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典型楔状体。永梅区如此(图1-2),赣东北带也相若。至于中央山脉带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但从福建东部存在的一个加里东期及更早的古陆来判断,中央山脉带的晚古生代地层也是一个向大陆尖灭的沉积楔状体。

图1-2 永安-梅州地区晚泥盆世至中三叠世沉积地层楔状体与穿时特征

1—变粒岩、片岩;2—变质砂岩;3—前泥盆纪花岗岩;4—砾岩;5—砂泥岩;6—砂岩;7—钙质砂岩(局部含火山物质与角岩);8—砂岩、粉砂岩;9—粉砂岩、泥岩;10—石灰岩;11—煤层;12—铜铁铅锌硫矿层;13—中三叠统安仁组;14—下三叠统溪口组;15—上二叠统翠屏山组;16—下二叠统童子岩组/文笔山组/栖霞组;17—中上石炭统船山组+黄龙组/下石炭统林地组;18—上泥盆统安砂群;19—下古生界;20—元古宇(未分);21—古元古界

3.地层形成过程中的构造与岩浆活动性

在本区的漫长海侵穿时过程中,永梅区及赣东北带的岩相类型及分布格局,表明在华南普遍存在裂陷作用并有多种重要迹象。

1)在平面空间上连续沉积的海相层中,有一系列间隔式厚度较大、岩性变化的带状沉积岩,如中下石炭统的经畲组硅质岩、泥质灰岩、细碎屑岩,黄龙组下部的硅质岩、角砾状灰岩;下三叠统溪口组中透辉绿帘角岩、角岩化粉砂岩夹硅质岩条带的岩石组合。

2)火山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梅州的玉水铜锌矿、赣东北铅山县永平铜硫矿的石炭纪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交界处的细碎屑岩中有薄层凝灰岩,马坑铁矿可见数层玄武岩夹于石炭纪细碎屑岩层内,华安下三叠统溪口组角岩化硅质粉砂岩中发现有火山碎屑岩。龙岩后田铅锌锰硫铁矿的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铅锌矿系岩浆热流成因。溪口组中带状或不规则状展布的角岩,其形成温度显然超过上覆与下伏细碎屑岩地层,它是一种水热蚀变岩。大南澳群中的中基性火山岩变质成的绿片岩与矿化也较发育。由此可见,海底火山-热液作用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普遍,它们呈热槽或链式热点分布。

3)上述比较特殊的沉积体与火山活动现象,发生于张性断陷式海槽(简称裂陷槽)内,反映了一种拉张动力学环境下的陆表海沉积特征。

4)裂陷槽主要位于水下隆(如胡坊-永定)海盆边缘与古陆过渡地带海域中准同生断裂带(如龙岩马坑-中甲,安溪潘田-德化阳山等)中。

5)裂陷槽主要地质时代有早-中石炭世、早三叠世。其中前者规模大、分布广;后者主要分布在永梅地区。

在上述裂陷作用过程中,在各个裂陷槽内都有火山-热液型铁、铜、铅、锌、硫的似层状矿化现象,并呈带状分布。

四、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地层

本区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地层分布广泛。在海峡及海岛上主要属地下地层,经在澎湖、台南、台西南海盆中钻孔揭露而证实其存在,在大陆地区断续出露于广大范围内。地层分陆相和海相两大类型,再分为稳定型、过渡型、过渡-活动型沉积类型。

1.沉积类型

陆相稳定型沉积,主要有赣东北和浙南安源组、乌灶组、林山组等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内陆湖盆含煤碎屑岩;闽北上三叠统焦坑组、下侏罗统梨山组内陆湖盆含煤碎屑岩,闽西南和粤东北上三叠统大坑村组、下侏罗统梨山组、中侏罗统漳平组红色内陆湖盆碎屑岩;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及莲花山脉一带的内陆湖盆地红色含膏盐碎屑岩。中侏罗统之前属暗色沉积;中侏罗统及白垩系属红色沉积。

陆相过渡型沉积,主要有福建、粤东北上三叠统文宾山组、小坪组等陆相河湖沼泽盆地含煤碎屑岩内夹安山岩、玄武安山岩;闽西南、粤东北下侏罗统象牙群陆相间海相含煤碎屑岩与火山岩。

陆相过渡-活动型沉积(火山),主要有浙闽赣粤的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的陆相火山岩类及其同空间相关的沉积岩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海相过渡型沉积,已知主要有台西南盆地侏罗纪深海黑色泥岩,也可能包括台东发现的含鞭毛藻的黑色泥岩;台南和澎湖地区白垩纪海相含钙质超微化石的陆源碎屑岩夹石灰岩、火山岩,部分地区为陆相河流湖盆碎屑岩。

2.中生代地层岩相及分布特点

(1)岩相类型

在大陆地区以陆相为主,间夹海相,海峡及台湾则以海相为主,底部或边缘碎屑层常见。海相沉积的白垩系云林组在云林县北港2号钻孔厚度为530m,而其南7km处的北港3号钻孔便减为63m。

(2)地层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制约

1)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上的地层特点各异。在陆隆海隆的相对格局下,海峡及其东部和南部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主要是海相活动类型沉积,呈面式分布;大陆主要是陆相稳定、过渡型沉积类型,主要呈线式分布。

2)大陆地层主要形成于北东、北北东、北东东及北西向印支期与燕山期断陷地堑式、半地堑型断陷式盆地及河谷盆地中,沉积型与火山型地层概莫能外。已知的福安-南靖、寿宁-尤溪、政和-大埔、邵武-河源、鹰潭-安远、江山-绍兴、上杭-云霄等断裂,控制着地层的形成与展布。

3)地层形成的构造应力环境交替多变。第一个层系的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的象牙群火山岩,其岩石化学性质具双峰式拉张应力环境的特点;第二个层系火山岩类地层的火山岩,岩石化学性质具单峰挤压应力环境特点;第三个层系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又表现为双峰式拉张应力环境;反映出燕山期在本区内至少有3次大的应力状况转换。

4)白垩纪以来,地层的垂向空间反差巨大。海峡中白垩纪地层掩埋深度为8~9km,而邻近的福建沿海白垩纪大致同期地层则暴露地表高达数百至千余米;在平潭地区,横向平面相距约100km,落差约11km,平和地区横向平面直距约190km,垂直落差约10.2km。这反映出白垩纪之后陆地大幅度上升,海峡大幅度下降致使地层保存状况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直接的因素同白垩纪开始形成的台湾海峡陆缘裂陷与沿海地壳减薄有关。

5)陆缘构造高应变带特征在地层中有清楚的反映。中生代地层是在欧亚大陆地壳与太平洋板块洋壳相互会聚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现在保存的地层记录可知,总体上地层沉积(火山)类型是东部活动性大,西部活动性小。

6)岩石地层穿时现象极其普遍。结合古生物资料与同位素地质年龄分析,常常发现同一岩石地层单位(组级)在不同盆地不同带或同一带的不同地段,穿时现象非常普遍,如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岩石地层,在闽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同位素地质年龄为142~157ma,而在闽江以北和浙东南地区则往往是140~120ma,明显的已跨及早白垩世。这反映了晚侏罗世开始的火山喷发,由南向北层位逐步由低而变得抬高起来。对于岩浆活动而言,便是岩浆活动过程的迁移性与地壳运动的穿时性。

五、新生代地层

研究区所广泛分布的新生代岩石地层有相当大的差异性。闽粤大陆地带在白垩纪后期大幅度大范围隆升背景上缺失早第三纪沉积,晚第三纪中后期至第四纪始在山间河谷盆地与滨海带,形成零星分布河湖相与滨海相陆源沉积间夹火山岩地层。

台湾海峡地带自白垩纪起始为大陆型地壳陆架裂陷,形成一套总体上经较连续的陆源碎屑岩间夹深源火山岩与生物源(煤、石油)的巨厚的地层体,它的基本特征在北东-南西方向上变化不大,而在北西—南东方向的横断面上为一巨型透镜体,且呈现出由早到晚的双向超覆与退覆。这套冒地槽沉积建造在邻近太鲁阁隆起带的部分,其以褶皱为主的变形程度自西向东逐渐由明显达至强烈地步。台湾海峡地带地层基本上为水体覆盖。台北地区晚第三纪沉积地层中叠夹火山热液蚀变体,构成典型的现代成矿作用。

太鲁阁地带的新生代地层是在台湾海峡沉积范围扩大的鼎盛时期形成的,现今出露保存于太鲁阁隆起带北、西、南及东南侧,分布零散。

台湾东部边缘地带处于陆壳与洋壳之间的过渡型地壳上,形成一套过渡型与活动型地层,此岩石地层整体上显示出横断面形态为一陆侧厚洋侧薄的楔状,其中有中—基性火山岩与次火山岩建造以及夹杂大小各异的外来岩块(蛇纹岩、砂岩等)混杂堆积。

以上四个地带新生代岩石地层的实质性差异,成为这一地质时期西太平洋的洋陆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地段。

三、地层类型有哪些?

1.陆相地层

第四纪阶段陆相地层的主要类型如下。

(1)冰碛层

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层区,全为山岳冰川堆积类型。天山、阿尔泰、西昆仑、东昆仑、祁连的冰碛层大致有了测年数据控制,喜马拉雅、岷山、龙门山至滇西北的冰碛层大多缺乏测年资料,但地貌和地层关系等方面的标准可资对比。在山岳冰川之下,也发育有冰水沉积或有冰水渗入的湖相沉积,如四川盆地西缘的“成都粘土”、河西走廊的“玉门组”泥砾层等。东部地层区的冰碛层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代冰川学者认为李四光(1937,1940,1975)命名的“庐山冰碛层”、“大姑冰碛层”和“鄱阳冰碛层”并非真正的冰碛层,可能是“冰缘气候”条件下的泥石流堆积或洪积层(崔之久,1982)。因此它们仍有古气候学和地层对比的科学意义。它们与“网纹红土”的互层关系可能说明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影响。我国的冰碛层始于更新世早期的偏晚时期至更新世晚期之末,大致相当于欧洲的gunz、mindel、riss、wurm四大冰期(周尚哲、李吉均、李世杰,1991),更早的“冰碛层”(如西昌地区的昔格达组)尚未得到证实。

(2)黄土与戈壁砾石层

黄土是沙尘暴沉积,塔里木、河西走廊、北山、阿拉善至蒙古的沙漠和戈壁砾石层分布区是它的物源区。黄土主要见于黄土高原,但东北和华北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层中亦有大量黄土和次生黄土,其中更新世晚期的马兰黄土一名的命名地即在北京门头沟地区。第四纪黄土厚约200m,据古地磁为主的测年资料,有2.5~1.2ma的午城黄土,1.20~0.10ma的离石黄土,0.10~0.01ma的马兰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是黄土剖面的主体,但马兰黄土分布最广(由西北至华北)。长江中下游有下蜀组黄土,黄土与古土壤层交互,构成so/l1—s14/l15与ws1/wl1—ws4/wl4序列,显示了与深海氧同位素序列的同步气候旋回(刘东生、袁宝印,1982;安芷生、g.kukla、刘东生,1989;丁仲礼、刘东生,1989;刘东生等,2000)。

(3)磨拉石堆积

磨拉石堆积是造山作用的物质记录。昆仑北缘和天山南、北缘的西域组是典型代表。它虽首定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独山子(黄汲清等,1947),最发育的地区却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由数百米至3000m厚的砾岩组成,西昆仑北侧的康苏拉克砾岩和河西走廊的玉门组为同期地层,它含有我国第一个第四纪化石带的标志化石———三门马,测年数据底界为上新世晚期,上界为1.20~1.43ma,它是青藏高原和西部山系主要隆升期的可靠记录。青藏高原周缘普遍发育该期砾石层,如北喜马拉雅的贡巴组、柴达木盆地的七个泉组、四川盆地西缘的大邑组和西昌地区的昔格达组,但厚度至多数百米,达不到高原北缘的西域组的最大厚度。该期磨拉石堆积说明青藏高原在1.20~1.50ma隆升最为剧烈,以致对中部和东部地层区发生重大影响,造成了上新世—更新世早期地层的倾斜(三门组顶面的“三门运动”),也使泥河湾盆地湖相的泥河湾组突然终止并缺失了更新世早期偏晚时期和更新世中期的地层。更新世晚期的许家窑组以不整合或假整合覆于泥河湾组之上。这一地层记录说明,中国现代地貌框架包括东西向大水系的形成是在1.20~1.50ma前奠定的。

(4)网纹红土

是具蠕虫状斑点或斑纹的红土层。一般认为所有红土都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风化壳(席承藩,1965,1982)。虽然这一名称原先特指伏于庐山地区“大姑冰碛层”之上的红土层(李四光,1937),但在华南地层分区和长江中下游分区分布广泛,其分布区最西可达到西昌地区(炳草岗组)。典型发育区在江西、浙江和广西,赣南的进贤组(上、下部)和浙江的之江组和汤溪组可分别看做上网纹红土和下网纹红土。据最新古地磁测年资料(谢树成等,2003),它发育于更新世早、中期至更新世晚期之初(许家窑期),最盛期为0.06~0.14ma和0.40~0.90ma。广义的红土包括上新世“三趾马红土”以至全新世的“微发育”红土,上新世至第四纪初广义的红土发育于北方,之后红土区转移到南方,其中网纹红土最为特征(黄镇国、张伟强、陈俊鸿,1999)。测年数据为“庐山冰碛层”和“大姑冰碛”之间的上网纹红土和“大姑冰碛层”与“鄱阳冰碛层”之间的下网纹红土提供了气候旋回的时代框架,它们分别相当于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期。

(5)洞穴堆积

广泛发育于中部地层区和东部地层区(西部地层区很少研究)。洞穴堆积在中国第四系中占有特殊位置,许多著名的古人类化石和伴生的动物群保存在该类堆积物中,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更新世中期偏中时期)、山顶洞人、田园洞人(更新世晚期偏晚时期);南京葫芦洞的南京直立人(更新世中期偏早时期);我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见于四川巫山洞穴堆积,古地磁测年为2.01~2.04ma的留尼汪亚时。这些洞穴堆积一般经历了冰期与间冰期的不同阶段,含人类和动物化石层位的气候特征各有不同。巫山洞穴堆积含化石层为夹钙板的角砾层,孢粉指示气候暖湿;南京直立人产于棕红色粘土层中,对应mis16冰期阶段或gunz冰期。北京直立人产于含灰烬层的角砾岩中,对应温带间冰期环境或mindel/gunz间冰期(刘金陵、王伟铭,2003)。山顶洞洞穴堆积为松散的灰岩角砾层,据14c测年为1万~1.8万年,田园洞人为2.5 万年,无疑经历了末次大冰期,但哺乳动物中有南方分子,说明也包括大冰期中的间冰期温和气候。我国洞穴众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洞穴堆积的一个缺点是没有上下连续的长剖面,例如周口店时带和山顶洞时带有待寻找同期的上下连续剖面。

(6)火山岩

第四纪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集中分布于青藏、滇西、东北、雷琼和澎湖。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至昆仑有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的玄武岩和安山岩,还包括碱性和超碱性的深层地幔岩,在青藏高原总体构造挤压背景上出现这种本应在张性环境下产生的地幔岩是一个待解之谜。东北的第四纪与新近纪玄武岩构成一个统一喷发序列,称谓高原玄武岩,其成因可能是一个巨大的东亚地幔柱(邓晋福等,1996)。不过第四纪玄武岩分布区域显著缩小,五大连池的小型火山喷发造就了一系列盆景式火山口,利于观赏。据研究,第四纪火山活动有3个幕次(刘嘉麒,1988;刘嘉麒、刘强,2000)。滇西腾冲的火山岩含有较多的安山质和英安质成分。澎湖的玄武岩也与新近纪构成统一序列,其特点是具较多的橄榄玄武岩组分。湛江和海口的玄武岩与火山碎屑岩和其他沉积层交互并有系统测年数据。

(7)其他特殊沉积物

最著名的当属雷州至南海的玻璃陨石(雷公墨)层,北海组年龄在0.6~0.7ma的雷公墨层,在南海深海剖面上也已找到,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标志层,在海、陆相地层对比方面颇有价值。最早的雷公墨由我国地质学先驱章鸿钊先生(1927)发现于广西,雷公墨这一名称的使用说明当时即与天文因素联系在一起。以后陆续在广东、海南、南海、台湾等地发现,其中雷琼地区更新统中部北海组的雷公墨层曾有0.60~0.70ma的裂变径迹法测年数据和0.70ma的古地磁数据。近几年在华南和南海又获得了0.80ma左右或0.83ma数据(朱照宇等,2001;王吉良等,2000),其中南海opp1143孔井深42.50m的玻璃陨石层位最为确切,陨石测年为0.78ma(汪品先、田军、成鑫荣,2001),考虑到下伏层位氧同位素测年数据为0.75ma,陨石层年龄应在0.73ma左右。此外,在河北平原更新统中部的翟里组(或杨柳青组)含4层微玻璃熔融石,热释光和铀系法测年数据为0.54±0.08ma(李鼎蓉等,1982),说明玻璃陨石分布区可能不限于南方,但该测年数据偏新,是不同期次、不同成因产物还是测年的误差有待查证。总之,0.60ma左右至0.80ma左右是我国微玻璃陨石的形成期,它跨于更新世早、中期的0.73ma分界上。同一事件还发现于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非洲东缘和马达加斯加(徐道一等,1983;glass,1982;schnetzler et al.,1993),并指出了“亚澳微玻璃陨石原源境击坑”就在印度洋(schnetzler et al.,1993;万天丰等,1999)。此次发生于印度洋中脊至红海的三接点上的陨击事件造成印度板块加速北进并促进了青藏高原的剧烈隆升(葛肖虹等,2004)。目前已知该期玻璃陨石的单粒直径大多小于1mm,达到和超过1mm的仅见于南海和河北平原。应该设想,分布范围尚未完全确定、层位和期次尚待分析。因此,撞击事件是一期还是多期、撞击中心是一处还是多处尚有研究余地。其地层对比和大区域构造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古人类用火遗迹的灰烬层、天然火形成的灰烬层,以及炭碎屑沉积均是人类文化和古气候干—湿旋回的指示物。

(8)河湖相沉积

这是我国第四纪地层中分布最广的类型,也是研究连续地层剖面的主要对象之一。西部地层区大部为内流水系的河湖相沉积,由于没有大的河流,阶地剖面发育欠佳,但湖相沉积广泛发育,以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的湖相剖面最为连续。西部地层区湖相沉积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膏盐沉积,它含有重要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因此地层划分和测年资料比较翔实,是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郑锦平等,1989;王弭力等,2001)。罗布泊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的大耳朵组发现了丰富的钾盐矿床,该组含有品种单一但数量极丰富的有孔虫,似乎说明新近纪以来塔里木盆地存在残留游移海盆。中部地层区和东部地层区的河湖相沉积是第四纪地层的研究重点,大部属外流水系沉积区,河流阶地发育,由公王岭时带至萨拉乌苏时带共6个时带的层型皆为阶地剖面,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红土剖面也大多为阶地,这些阶地剖面大多形成于更新世早期的偏晚时期(1.20~1.50ma)之后,这说明我国东西向大水系的整体形成是在这一时期。中、东部更新世早期偏早时期的湖相地层因有重要的文化遗存、古人类化石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驰名中外,如华北泥河湾组产泥河湾动物群,并已发现小长梁遗址、半山遗址和“新文化层”,云南元谋组有著名的元谋人化石。另外汾渭盆地和桑干河地堑带的湖相沉积(三门组和泥河湾组)产出海源化石带evolutononion shanxiense(有孔虫)-sinocypridea impressa(介形虫),引起了海陆沟通方式的热烈讨论。这些广湖相地层在更新世早期的偏晚时期特别是1.20~1.50ma时突然中止,并被晚期河流相为主的地层以不整合或假整合覆盖(张宗祜,1991),反映了一个重要古地理事件(三门运动),应该与该时期青藏高原最剧烈的隆升运动导致的东西阶梯地貌的定形相关。华北(北京平原、河北平原)有一套颇为特殊的更新世早期的偏早时期河湖相地层(夏垫组或固安组),为巨厚肉红色泥质胶结的砾石、砂砾层,并与“鸡粪状”或锈斑状红色粘土层、砂层交互,呈现“强烈风化”的面貌,但含数个广海型和浅水型海相夹层。这套地层既像西部的西域组磨拉石,又像桑干地堑东端延庆的泥河湾组,其中的红黄色斑状粘土岩是否与南方红土有某种相似? 是否是东南季风盛期的产物需要研究。

2.海相与海陆交互相地层

第四纪阶段海相与海陆交互相地层的主要类型如下。

(1)深海泥质沉积

由于南海odp1143孔等的完成,约100m厚的第四纪沉积序列和所含的氧同位素期次、生物与非生物标志层位得以澄清。2.0~0.12ma内分辨出了8个标志层位(wang et al.,2000;李保华、翦知湣,2001)和 mis 1-85 气候期次(汪品先、田军、成鑫荣,2001;赵泉鸿等,2001;翦知湣等,2001),为我国树立了近距离的对比标准。另外东海冲绳海槽深海区也取得了0.12ma的生物标志层(苍树溪等,1989;wang naiwen and xu qinqi,2003)。

(2)浅滨海与海陆交互相砂泥沉积

广泛发育于东部海域陆架区和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南黄海qc2孔(郑光膺等,1989)约110m地层包含数个砂泥沉积旋回和12个沉积组合,真正的浅海沉积只有全新世末2500a以来的表层,以下为滨浅海、滨海、湖泊以至河流相的海陆交互相沉积。该孔古地磁与同位素分期工作较详,更新统下、中、上部和全新统的4组划分清楚,与南通至连云港一带的qc1孔、qc4孔、qc5孔可以对比。相当1.80ma前的该孔底部含热带亚热带型的有孔虫asterorotalia,该层以上均为冷温型或广温型属种。东海陆架第四系称东海群,厚350m左右,全为砂泥沉积,但未进行仔细划分。

河北平原以陆相为主,含多个海相夹层,全新世前期有暖温型有孔虫pseudorotalia。下辽河平原与河北平原相近似。长江三角洲和上海地区在1.8ma以前有暖水种ammoniatepida,在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有暖水型pseudorotalia,其他冷温型和广温型属种与河北平原有同步生物气候周期。

(3)热带广海碎屑沉积

台湾西、南部更新世早期至更新世中期的偏早时期的砂页岩(卓兰组)和更新世中期的偏晚时期的砂、砾岩夹透镜状礁灰岩(

嵙山组)厚数千米,上部巨厚砾岩结束了台湾广海相沉积的历史,标志着台湾岛上升为陆的一次重要构造运动。这次更新世中期的运动明显比青藏高原剧烈隆升期滞后了50万年左右,这是后者的滞后效应还是南海区的一次区内运动有待求征。

(4)热带生物礁与生物碎屑灰岩

西沙群岛中新世至全新世皆以礁相灰岩为主,但沉积厚度逐次减薄,更新世早期灰岩厚150m,更新世中、晚期者分别厚70m和40m,全新世只有10m。台湾沿海更新世中期的偏晚时期至全新世皆有礁灰岩,厚度均不大。